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论语》——名著导读(人教版高一必修)

《论语》——名著导读(人教版高一必修)

2010年03月20日 15:47:25 来源:原平市第一中学 访问量:841

山西原平一中张锦丽  sxypy****@yahoo.cn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评点法。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
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 桃李三千
3、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4、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二)、孔子思想
*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  公”、“大同世界”:之境界。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三)、【颁奖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四)、孔子及儒学的命运
? 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
? 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 董仲舒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
*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
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论语》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练习: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 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
第二课时  读、译、背
课本中出现的例句译文:
1、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
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0、 克己复礼为仁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1、 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3、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14、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
1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 ;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 ,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②。”
【注释】①北辰:北极星。距地球约782光年。由于太远,从地球上看它似乎不动,实际仍在高速运转。 ②共:同“拱”。环绕。 
【今译】 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19、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注释】 ①道:同“导”。治理,引导。 ②齐:整治,约束,统一。 ③免:避免,指避免犯错误。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 耻;没有(或缺乏)羞耻之心。 ④格:正,纠正。 
【今译】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20、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注释】 ① 故:旧的,原先的。 
【今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思:思考,思维。罔(wǎng网):同“惘”。迷惑,昏而无得。一说,欺罔,蒙蔽,受骗。另说,“罔”,即无,无所得。 ②殆(dài代):危险。一说,没有信心。 
【今译】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22、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③。” 
【注释】① 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东北)人。是孔子早年的弟子。长期跟随孔子,是忠实的警卫。曾做季康子的家臣,后死于卫国内乱。生于公元前542年,卒于公元前48
0年,比孔子小九岁。 ② 诲(huì会):教导,教育,诱导。 女:同“汝”。你。 ③ 知:前五个“知”字,是知道,了解,懂得。最后“是知也”的“知”,同“智”。明智,聪明,真知。 之:代词。指孔子所讲授的知识、
学问。 
【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3、子曰:“人而无信①,不知其可也。【注释】① 信:讲信用,说了算数。 
【今译】 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2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2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2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2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冷以后,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0、 有教无类。
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31、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33、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3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35、朽木不可雕也。
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36、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
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3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②,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①有:同“又”。表示相加。“十有五”,即十加五,十五岁。 ②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编辑:刘建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原平市第一中学 特此声明。